實驗室球磨機的維護保養需遵循系統化操作流程,主要涵蓋日常清潔、潤滑管理、部件檢查及規范操作四大方面,具體方法如下:
一、日常清潔與消毒
1、清潔頻率:每次使用后立即清理球磨罐及研磨球殘留物料,避免樣品交叉污染或堆積硬化。
2、清潔方法:
罐體內部用軟毛刷或非金屬工具清除附著物,頑固殘留可用食品級堿液(濃度≤5%)軟化后擦拭;
不銹鋼組件油漬用75%酒精棉片清潔,避免腐蝕;
每周對設備外部、傳動部位進行深度清潔,清除粉塵及雜物。
二、潤滑系統管理
1、潤滑周期:
首次換油:運行300–600小時后更換;
后續換油:每1500–5000小時更換,使用指定型號潤滑劑(如Mobil Gear 636)。
2、關鍵潤滑點:
主軸承、電機軸承:添加低粘度透平油或抗磨液壓油;
齒輪嚙合部位:選用高粘附性潤滑劑,增強重載工況下的油膜保持力;
每日開機前補充小齒輪軸承潤滑脂,確保密封性良好。
三、關鍵部件檢查與更換
1、緊固件監控:
定期檢查襯板螺栓、地腳螺栓是否松動或斷裂,及時擰緊或更換。
2、磨損部件評估:
研磨介質:實時監控鋼球磨損程度,嚴重磨損立即更換;
襯板與齒輪:每1–3個月檢查襯板裂紋及齒輪嚙合面磨損深度,異常時修復或更換。
3、軸承與溫度控制:
運行中主軸承溫度需≤60℃,超溫立即停機檢修;
定期檢測中空軸與軸瓦間隙,防止異常磨損。
四、操作規范與安全維護
1、啟停規范:
啟動前空載試運行≤15分鐘,監聽異常振動或噪音;
停機時先排空物料,再關閉主電機,最后停冷卻系統。
2、運行限制:
連續運行≤12小時,禁止超負荷運轉;
啟動失敗后需間隔≥5分鐘再試,第三次啟動須專業人員檢修。
長期停用處理:清空筒體內鋼球,防止筒體變形。
五、周期性專業維護
1、小修(1–3個月):更換局部襯板、調整齒輪間隙、清洗冷卻系統管道。
2、大修(5–10年):全面檢修傳動軸、筒體同心度,更換大齒輪及中空軸。維護后需試運行驗收。
提示:設立維護臺賬記錄每次檢修內容及異常情況,可顯著延長設備壽命。